据悉,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将率领中国代表团赴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,参加第二次中欧经济与贸易高层对话。据了解,中欧中小企业间的互相投资将成为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罗红波研究员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欧中小企业各具优势,合作能够实现互补。
中国与欧洲一个共同之处在于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,并且这些企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。“欧洲传统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、皮革和建材加工领域,这些企业技术精良,都拥有自己的独门“秘方”,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手工制造业。”罗红波介绍说。
罗红波也表示,中国中小企业与欧洲的中小企业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,比如,中国劳动力丰富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,这一成本优势让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。欧洲的中小企业的优势则体现在技术上,无论是管理技术、生产技术还是营销技术都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。
“同时,我国中小企业与欧洲中小企业除了在大型重工、冶炼、石油等方面之外都具有合作,尤其是在汽车零配件领域。”罗红波说。
据了解,欧盟已经开始在中国设立中小企业中心,为在中国投资的欧盟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,帮助它们熟悉中国的法律、法规、政策、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件,提供一个与中国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。
但是,中国中小企业与欧洲中小企业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。罗红波指出,欧洲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。中国中小企业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,管理也多是家族式的模式。所以,欧洲中小企业在华与中国合作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成本,中国中小型企业与欧洲合作也能学习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。
“目前中国通过注资并购欧洲企业,但“走出去”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企业,中小企业还比较少。中国的中小企业“走出去”同样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,尤其是对那些有准备的企业。对于那些纳入国家计划的中小企业,国家会给予资金支持,同时也要防止企业盲目的冒险行为。我国商务部也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咨询服务,从海外市场、经济体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投资指南。”罗红波最后指出。